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41    次浏览
《巨大的谜语·记忆看见我》作者:托马斯·特朗斯特罗姆版本: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《巨大的谜语·记忆看见我》作者:托马斯·特朗斯特罗姆版本: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《巨大的谜语·记忆看见我》作者:托马斯·特朗斯特罗姆版本: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“味道、颜色、振动和杂音”。我觉得还不够,他的诗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,每首诗都藏着一个巨大的谜语,这个谜语会在深夜不停地撞击你。布克(书评人) 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“味道、颜色、振动和杂音”。我觉得还不够,他的诗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,每首诗都藏着一个巨大的谜语,这个谜语会在深夜不停地撞击你。布克(书评人)瑞典当地时间3月26日,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—瑞典诗人托马斯·特朗斯特罗姆因中风在医院去世,享年83岁。在网上看到这则消息时,初遇托马斯·特朗斯特罗姆时的狂热心情一下又回到了眼前。一去年7月,我在书店无意中看到了《巨大的谜语》和《记忆看见我》这套书。此前,我从未读过他的诗。没想到,它们会在我身上引发狂热的反应。那段时间,我恨不得抓住每一个朋友,跟他们谈谈特朗斯特罗姆的诗,和他的故事。我特别喜欢《巨大的谜语》中的那些俳句。可愿意听的人,往往已熟睡。特朗斯特罗姆的诗用词简单,中学的那点词汇量足够用了。但他的诗紧密,字虽少,表达的情感却强烈。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“味道、颜色、振动和杂音”。我觉得还不够,他的诗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,每首诗都藏着一个巨大的谜语,这个谜语会在深夜不停地撞击你。顿时的觉悟。一棵老的苹果树。大海靠近了。苹果树老了,但有什么关系,大海已经靠近了。没错,有了大海就够了。像这样不断撞击我内心的诗句还有很多。这本诗集中的很多诗是托马斯1990年中风后写的,他当时已60岁。此时写下的诗句有顿悟,也有淡淡的忧伤和无奈。60岁时,他还写了《记忆看见我》,以“我这一生”作为开篇语,起篇就很感伤,为这本书定下了调子。看完这两本书,我对托马斯有了简单的印象,外表柔弱、俊秀,话不多,但字字珠玑。就像他写下的那些俳句,虽然是俳句格式所定,“五七五”格式,但他的五字、七字句那么与众不同。每次看到五字句式后面那个“句号”,我都会由衷赞一句“漂亮”!脑中浮现他叼着烟斗,从容运笔的样子。二托马斯七八岁时父母离异,他跟着做小学教师的妈妈生活,只有在每年的圣诞节,他才能见父亲一面。托马斯在《记忆看见我》里说,我们常把痛苦当成是地狱,其实不是,那是炼狱。父母离异好像对他没有什么损伤,但离异这个事实已经揉搓成细小的碎末融进了他的血液和气质里。托马斯在《小学》这篇文章中提到,他跟同学之间一个很大的区别是,他没有一个爸爸可以给同学看。他父亲曾给他写过一封信,他很想把这封信给所有人看,可是一直没有机会。有一次,他两三天没有上学,当他回到学校,有同学告诉他,一个代课老师对全班同学说,托马斯没有爸爸,不准大家捉弄他。他听说后非常惊慌,他觉得同学把他当成了局外人。后来,同学们喜欢的活动他基本不参加。 在《记忆看见我》里,他没有直接写父亲,但从《战争》中可看出,他的父亲是记者。文章中说,战争期间他很少看到父亲,有一天,父亲突然出现,把他带到记者同事的聚会上。他沿着那个陌生家庭的书架一排排看过去,书架上有一本新出版的书《波兰的殉难》,他坐在地板上,在人们谈话时把书从头到尾读完了(推算下,当时他十岁左右)。后来,托马斯爱上了图书馆。但瑞典图书馆分成人区和少儿区,托马斯想看的书在成人区,舅舅给了他成人区借书卡,他通过图书馆阅读了大量关于非洲的书。他最喜欢的是自然科学和地理,他把自己假想成在非洲,白天走了多少公里路,他就在非洲地图上标出,假装在非洲的丛林里行走。后来,他发现这样走下去,永远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,他又假装驾车行走在非洲。他就这样自己跟自己玩,在自己的世界里指挥千军万马。三15岁那年,托马斯得了抑郁症。他认为是看了一部电影的缘故。其实,这跟他的青春期有关。17岁,托马斯开始陆续发表自己的诗作。虽然他的诗只有二百多首,但每首诗都很经典。“毛毛虫的脚消失了,翅膀展开了。永远不要丧失希望!”是啊,即使在中风后,失去了说话和书写能力,他依然没有失去希望,他通过妻子跟命运达成和解。北岛在《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》里写道:“1991年夏天我来看望他们,托马斯显得惊慌而迷惘。他后来在诗中描述了那种内在的黑暗:他像个被麻袋罩住的孩子,隔着网眼观看外部世界。他右半身瘫痪,语言系统完全乱了套,咿咿呀呀,除了莫妮卡,谁也听不懂。只见莫妮卡贴近托马斯,和他的眼睛对视,解读他的内心。她也常常会猜错,托马斯就用手势帮助她。比如把时间猜成五年,手指向右增加,向左减少,微妙有如调琴。心有灵犀一点通,这在托马斯和莫妮卡的现实中是真的,他们跨越了语言障碍。”现在,我们用什么来纪念大师的逝去呢?我想,没有比阅读他的诗再好的方式了。